分析動機:
喜歡方便大量性質,在生活當中是不能夠缺乏的,現代生活中也不能夠缺乏的,
所以選擇了"台灣零售業"來分析。
台灣零售業:
意思就是說,雖然說是零售業,就是所謂的批發零售商場,可以依次買到大量需
要的東西,價錢上以量制價,家前相對的也會比較便宜許多,相較於零售商,價
錢是有所有差別,其中分辨的辨識就是"商"和"業","零售商"和"零售業",因此會
讓人有所相同的感覺。
產業〈市場〉檢表:
表格有三種類為,過去的銷售方式、現在的銷售方式、未來的銷售方式。
過去的零售業年代:1950~1988年,在第一波通路革命前。
主要背景:傳統型、家族型的經營。
經營特色:
1. 經營者較沒有營業的數位觀念。
2. 大多數的業者管理手法很粗糙,以家庭式的傳統觀念來經營。
3. 賣場的活性化不夠。
4. 等待顧客上門,沒有主動或強而有力的促銷活動。
5. 商品採購議價能力薄弱,主控權操之在供應商手中。
6. 顧客管理能力差、販促技巧弱,談不上顧客管理。
7. 理財能力低,都是區域小型、個別單店經營,談不上連鎖跨縣市發展。
8. 賣場裝潢設計不當,不夠明亮、流行。
9. 情報分析能力偏低,談不上市調工作。
10. 商品陳列、價格帶的控管能力不夠,完全仰仗供應商。
11. 職場工作僵硬、呆板沒有完善的工作契約保障。
12. 消費者購物交易,以交情、居家、就近?主要考量。
13. 營業時間隨經營者個人因素而變更。
現在的零售業年代:1989~2003年,在第一、二波通路革命時期。
主要背景:大型國際連鎖業者進軍國內,相對刺激本土業者,引領市場變化。
經營特色:
1. 採開架式經營,由消費者自助式採買,大受青睞。
2. 讓消費者購物也兼具休閒、娛樂。
3. 賣場活性化,燈光明亮、商品排列整齊、價格大眾化。
4. 重視客戶關係管理。
5. 對於商品的進、銷、存、退貨,有一套完整的控管機制。
6. 營業時間延長,滿足不同時段之消費客層。
7. 行銷手法有魅力、販促價格有競爭力。
8. 少樣多頻次的配送,賣場不再大量存貨,空間使用愈加精算。
9. 服務更趨多元化,例如代收停車費、水電費以及宅配服務等。
10. 與異業合作策略聯盟,擴大商圈爭取更多客源。
11. 主雇關係有完整的契約保障。
12. 對情報的收集及分析能力強。
13. 與社區、消費大眾的互動益加綿密,例如捐發票、921捐食物給災民,贊助公益活動等。
14. 產、銷地位互異,通路業者地位大大淩駕供應商。
15. 大量利用資訊設備進行營運管理,例如精算商品毛利率、回轉率、來客數、客單價、商品的貢獻度以及坪效…等等工作。
未來的零售業年代:2003年起,第三波通路革命。
主要背景:從單一的商品販售到迎合一家人生活的所需。
經營特色需思考下列數點關鍵:
1. 未來各式商品的生命週期益加短暫。
2. 價格瓦解(破壞)的時代。
3. 消費者不斷在變化,隨時在改變購物習性。
4. 安全、衛生以及品質重於一切的交易時代,轉而走向綜合品質保障 的時代。
5. 重視個人休閒的時代。
6. 時間重於金錢的時代。
7. 趨向於人性、人文、精神感官的購物環境年代。
8. 朝向廣度與深度兩極化的極致發展。
9. 為求擴大經濟規模,以及營運效率,合併或策略聯盟的發展將會更加興盛。
10. 無店舖販賣將增加及擴大發展空間。
操作原因:
打理一家人大小一切的生活所需,對於每個家庭主婦抑是家庭成員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從一早起來就開始,再到下了班放了學的後續一切,許許多多的家庭都重覆著相同的工作和制式的安排,然而美中不足還有所欠缺的,那就是沒有一個行業或業種可以滿足每個家庭所需的一切,在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但是未來一定會有,為什麼呢?因為目前有愈來愈多的零售業者已經開始在思考未來的營運模式,以及零售業往後的發展趨勢了。
成功因素:
當一個家庭所牽涉的衣、食、住、行、育、樂等等複雜又煩瑣的事物而不斷在勞神費心思的時候,對於每個家庭的主婦抑是男主人都好,這一切要打點好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說有一個行業或業種能夠處理替這個家庭省卻煩人的事情,那麼誰都願意和他打交道的。而這個業者能夠提供的服務或是能替這個家庭所進行指導,幫你解決或搞定伴隨每一日到來家庭成員所發生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無數細節問題。而目前已經有零售商,基於他們與客戶往來的互動以及經驗法則和實際的應對技巧,協助客戶解決週遭一切可能衍生的後續問題,並向他們的客戶索取應有的報酬。
結論:
從上述例子不難看出,這些公司或零售業者,從商品的販售開始轉變到提供相關產品的服務以及訊息的提供,將生活的上、中、下各層次所可能發生的事情一攬,除了尋求新的利潤和商機之外,這樣子做,也提升其原來經營上的力量與競爭力,這包含了商品力、品牌的影響力、企業形象的提昇以及客戶關係良善的互動維持以及擴大市場佔有率等等。
要如何吸引消費者、讓顧客光顧的頻度提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做的好不但有助於將商品的販售工作給做好,更可以讓店的勞力成本支出下降、管理費用可以充分支應所有增加出來的服務,這是一個最佳的經營模式,與其他產業相較之下,沒有廣泛的配送系統、又缺乏知名領導品牌的商品以及欠缺現有顧客基礎,而擁有上述三個經營優勢的零售業者,確實是非常佔有優勢的,沒有上述所列舉的這些優勢,一般行業就必須花費鉅資投下大量的行銷廣告費用才可能去開發新的顧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